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女性健康研究》 > 20156
编号:13647508
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研究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5年3月15日 《中外女性健康研究》 20156
     【摘 要】目的:探究输血检验流程的控制措施和效果。方法: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21例输血患者进行研究,随机分组,实验组73例患者给予流程的质量控制,对照组48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流程,对比两组患者输血传染疾病的发生率和医患纠纷的产生率。结果:实验组输血性的传染病发生率为2.7%,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为1.4%。对照组输血性的传染病发生率为16.7%;医患纠纷发生率为18.7%。两组患者输血性传染病的发生率和医患纠纷发生率差异显著,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结论:输血患者在血液检验中给予各流程的质量控制,可减少输血传染疾病的发生率,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,提高输血的安全性,效果显著,值得推荐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输血检验流程;质量控制研究;具体措施

    在抢救和急救的过程中,经常有失血过多的情况,必须给予患者及时的输血治疗,与其他临床检验不一样,在输血前要严格检查血型,保证供血人员和患者的血型相同[1]。同时还要正确采集血液标本,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操作,保证所输血液的成分有效成活,不会对受血人员的机体产生不利影响。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21例输血患者进行研究,采用不同的输血检验流程,观察血液质量控制的情况,现报告如下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

    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21例输血患者进行研究,实验组患者73例,男性41例,女性32例,年龄范围:24~75岁,平均年龄(49.37±5.34)岁,输血原因:19例患者为重物砸伤,42例患者为交通事故伤,8例患者为高处坠落伤,4例患者为其他伤。对照组患者48例,男性29例,女性19例,年龄范围:22~76岁,平均年龄(49.94±5.83)岁,输血原因:10例患者为重物砸伤,29例患者为交通事故伤,7例患者为高处坠落伤,2例患者为其他伤。两组患者的身体资料没有较大差异,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

    1.2 方法

    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输血检验,实验组患者在输血检验中给予各流程的质量控制,具体措施如下。

    1.2.1 血液标本质量

    首先认真核对输血申请单,确保患者和申请单的具体内容保持一致,其他资料也必须齐全,并观察患者免疫学的检查项目符合血液标本,其交叉的配血标本,必须为3天前的标本,如果其免疫情况异常会影响配血试验。并在规定时间内贮藏冰箱内,给予常规消毒,做好预防标本失效或者丢失,以及停电等意外的情况。

    1.2.2 血型控制

    在血型鉴定的过程中要观察测试剂有无生产批号,以及有效期 ,根据操作标准,进行每一个试验操作步骤,特别是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大小,若其存在蛋白异常的情况,鉴定血型的过程中,要联合洗涤红细胞配合鉴定的使用。保证试验使用的试管为无菌性,不可被污染,避免血液标本混淆。若患者存在ABO亚型以及抗原抗体遗失的情况,要采用吸收放散试验和唾液血型测定的试验。若患者存在妊娠史或者输血史要给予不规则的抗体筛查。对于非急诊患者要采用Rh(D)的血型检查。

    1.2.3 交叉配血的质量控制

    在交叉配血操作中可检验出ABO不相容或ABO系统以外的抗体,在安全输血的流程中交叉配血试验占有重要地位,包括聚凝胺、酶、抗人球蛋白等,在交叉配血的试验中能够得到鉴定血型中存在的失误,明确其是否有不规则抗体。对于有妊娠史以及有过输血史的患者要给予不规则的抗体筛选。实验完成后要逐项检查试验结果,包括操作过程是否符合相关标准,供血者和患者的标本是否符合,全部核对后,要记录交叉配血的报告单。

    1.3 统计学分析

    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.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,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,采用χ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,P<0.05有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两组患者输血后进行研究调查,实验组73例患者中,2例出现输血性的传染病,所占比例为2.7%,1例患者存在医患纠纷,所占比例为1.4%。对照组48例患者中,8例出现输血性的传染病,所占比例为16.7%,9例患者存在医患纠纷,所占比例为18.7%。实验组患者输血性传染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,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,差异显著,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在抢救生命和治疗中输血为重要措施,为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以及输血安全,就要提高输血的安全系数,在输血前对患者和供血者的血型给予仔细鉴定,并进行检查,加强标本采集中的控制,以及交叉配血试验质量的控制[2]。实验组患者在各环节都给予严密的控制,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检验流程。实验组输血性的传染病发生率为2.7%,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为1.4%。对照组输血性的传染病发生率为16.7%;医患纠纷发生率为18.7%。两组患者输血性传染病的发生率和医患纠纷发生率差异显著,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

    综上所述,给予输血患者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,可提高治疗效果,降低输血性传染病的发生率,减少医患纠纷,提高患者输血的安全性和生命安全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[1]欧阳忠生.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探讨[J].大家健康(学术版),2014,11:78-79.

    [2] 苏平,米粮川,朱岩,等.医学检验流程设计与质量控制研究[A].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、清华大学医学院、《中华医院管理杂志》.2012清华医疗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[C].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、清华大学医学院、《中华医院管理杂志》,2012:6., 百拇医药(徐艳杰)